Saturday 30 October 2010

宋公明:“扩大消费需求”是个伪命题

据人民网消息,10月9日,也就是今天,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郑新立将坐客强国论坛,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扩大消费需求”。

这“扩大消费需求”一说,玩的是什么滑稽呢?从字面看,是玩了个主体省略的花招。“扩大”前面没有主语,不知道是谁来扩大。“消费需求”前面没有定语,不知道是谁的需求。谁来扩大,怎么扩大,扩大到什么程度,扩大谁的需求?统统的都不知道,全蒙在魔术师的黑布下面。

谁来扩大暂且不说,先来看一下要扩大的是谁的需求。按理说,当然是扩大中国人的需求吧?如果是扩大美国人的消费需求,是不是太过自作多情了?然而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不是每个人的需求都要扩大、都应当扩大、都能扩大、都允许扩大呢?似乎不是吧?国务院不是明确提出,要抑制不合理的购房需求吗?如果笼而统之地说扩需,对不合理的需求也去扩大,哪岂不是故意捣蛋吗?难道经济学家就是拿了国家的钱专门来和国家作对的不成? ...

这里愿意免费为某类经济学家普及一点关于需求方面的基本常识。

第一, 需求是指人的需求,不同的人,需求是有区别的,男人和女人不同,老人和小孩不同。成年人不需要尿布,和尚不需要梳子,盲人不需要点灯。说得专业一点,就是人的需求因性别、年龄、生活环境等因素有所区别。

第二, 第二,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一是基本需求,就是维持生存所必须的条件,例如空气、水、食物等。对于基本需求,是必须保障,而不是什么扩大不扩大的问题。如果对基本需求没有保障或者没有稳定的保障,那么社会成员就不可能去追求更高的消费,也不敢去消费。对于中低收入的人群,有钱也要留着以防万一,无论你怎么促销,他们也不为所动。二是合理需求。就是在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想要吃得更好一点,穿得更漂亮一点,生活标准更高一点。对于这类需求,应当根据条件适当加以满足。例如小孩要吃糖,适当给他吃一点是可以的,但是太多就有害了。有人喜欢吃红烧肉,这也是合理的需求,但也不能天天吃。三是不合理的需求。就是超出合理需要的需求,违背道德法律和公序良俗的需求。例如不合理的购房需求。对于这类需求,是抑制,限制,打击的问题,而不是如何扩大的问题。超越生理需要的消费,对个人的身体并无好处,例如有人醉死在酒桌上,更多的人受到各种疾病的困扰,而对社会则更加有害。

第三, 是人的需求有物质上和精神上两个方面。物质需求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精神需求是满足心理上的需要。二者是密不可分的。一个健康的社会不能只满足人们的生理上的需求而忽视心理上的需求。如果利用生理上的基本需求来损害他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极其残忍的非人道行为。例如例用肉刑来刑讯逼供,利用就业谋生的压力,逼迫他人放弃信仰和人生追求,贡献肉体、灵魂和贞操。心理需求也有合理和不合理之分。适当满足人们合理的心理需求,可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极大地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如果压制打击合理的心理需求,而对不健康的心理需求不加以控制和打击,甚至反而放纵鼓励,形成笑贫不笑娼的社会风气,则会对社会必然产生巨大的破坏的作用。

第四, 消费分集团消费和个人消费。集团消费中有国家的国防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文化福利设施建设。例如国防,要不要造航母,要不要更新军队的装备,这要从战略上考虑,分析客观的需要和可能,而不能从拉动经济上考虑。当年饿着肚子也要搞两弹一星,就不是从经济上考虑的。国家的交通大动脉,能源基地,农田水利等等,也都要从战略的高度统筹规划,恐怕不能单纯从拉动经济上考虑吧?

集团消费的另一方面,是行政开支,包括国家公务人员的工资福利和办公设施及开支。例如办公楼,车辆,通讯设备,等等。大建楼堂馆所。大量配备小车、电脑、手机,并不断更新,再加上公款旅游,公款出国,公款培训,公款吃喝,确实可以拉动消费。但是如果脱离了需要,脱离了国情,脱离了群众,滋长了腐败,这种过消度的畸形的消费对社会的安定和对政权的稳固又有什么好处呢?

很显然,一个合理健康的社会,就应当首先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在这个基础上,适当满足合理的需求,逐步提高基本需求的标准,而对那些败坏社会风气、破坏资源和污染环境的不合理需求,则应当严加控制和打击。例如汶川和玉树地震之后,首先应当满足灾区人民的什么需求?当然是生存的基本需求,是食物饮水,是帐篷板房,是医疗卫生,道路通讯,等等。而不是九五至尊,皮尔卡丹,高尔夫球场,洗头房,夜总会。而且对灾民的基本需求还要一视仁,不能分高低贵贱。只有当灾区人民的基本需求得到稳定保障之后,才能说到进一步提高和发展。

然而现在的社会现实是,仍然有很多人,连基本需求都得不到满足。上学、就医、住房成为新的三座大山,有人冻死在立交桥下,有人用挖地道来解决住房问题。而更多的人则生活在就业和谋生的压力之下。谁家没有下岗失业和子女就业问题?不是你要求人,就是亲戚朋友要来求你,谁能幸免?几乎每个家庭都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所以就业问题,不仅是生理上的需求,更是心理上的需求,是体面和尊严的前提,决不是救济金和低保能解决的。小品《梦幻家园》中的售楼小姐,为何要忍气吞声委曲求全?导游小姐为何要漫骂顾客?还不是因为谋生的压力吗?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体面的工作和有尊严的生活从何谈起?如果不考虑心理上的因素,那么有一地方倒是可以吃大锅饭衣食无忧,基本需求完全有保障,那就是监狱。而确实有人在走投无路时,产生了去坐牢的想法。如果社会发展到这个地步,那不就成了少数人的天堂,多数人的监狱吗?

基本需求和合理需求连保障都没有,谈何扩大?那么所谓扩大消费需求,拉动消费需求,只能是那些超前的、腐败的、奢侈的、畸形的消费需求。例如九五至尊香烟,是“厅局级的享受”,只有周久耕之流才能消费得起。例如梦幻城,是邓贵大之辈出入的场所。至于108元一只的日本苹果,上万元一瓶的洋酒,消费一次万元以上的高乐夫球场,天上人间,一般百姓更是可望不可及了。而这些消费,不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只有不断攀比,不断花样翻新,不断走向畸型极端,才能保持吸引力,五星级不够,要七星级,吃喝不够了,要一条龙全套。所以这类消费才需要不断拉动,不断扩大。而拉动扩大的结果,是能够消费得起的人越来越少,中低收入人群的购卖能力越来越下降,消费更加萎缩,这样就更加需要拉动,于是走向恶性循环。

说到底,一切经济都是人的经济。经济要满足人的需求,而不是人为了经济的需要,为经济而经济。人的需求是有区别的,那么就要看经济是满足哪些人的需求和什么样的需求。是保障人们的基本需求,适当满足合理需求,逐步提高基本需求的水平,使社会和谐发展;还是置多数人的基本需求和合理需求于不顾,只去满足、拉动和扩大少数人超过生理需要的不合理需求,培育和助长这些人的兽性心理?这种不保障基本需求而靠拉动消费的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违反了人的正常生理和心理需求,而且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造成社会的严重分裂,纵然能火爆一时,但是决不可能持久,必然要走向分化瓦解崩溃。

请问列位看官,请问经济学家,你们的基本需求有无保障?你们的合理需求能不能得到适度的满足?你们是否有体面和尊严?去问一问农民工,他们一生中可曾进过一回五星级宾馆?普通百姓,一双皮鞋穿十年,一辈子只结一次婚,一年下不了一次馆子,你拉动消费与他们有关吗?而那些能跟着拉动引领消费潮流的人,即使衣食无忧,即使可以花天酒地,三妻四妾,奢侈无度,享尽人间物质繁华,然而心理是否健康?良心是否安宁?夜半醒来,会不会心惊肉跳?如果真的是狼心狗肺,毫无廉耻,那与畜生何异?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