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评论
1974年中国发生声势浩大的“批林批孔”运动也许算是毛泽东一生中发动的最后一次政治运动。将近40年过去,中国媒体似乎再次掀起了一场“批孔”浪潮,这次媒体声讨的对象不是两千年前的孔夫子,而是自称孔夫子第73代子孙的北大教授孔庆东。
当初“批孔”是一场自上而下发动的政治斗争,如今媒体“批孔”的争论则反映出中国社会舆论的鲜明对立,或许也折射出中共18大前政治斗争的端倪。
事情起因是孔庆东在微博上自爆粗口骂了南方报系记者。据说他对南方记者说了:去你妈,滚你妈,X你妈。孔老师的“三妈论”一石激起千层浪,中国多家媒体形成了批孔统一战线,新华网还刊文要求北大辞去不配“为人师表”的“骂人教授”孔庆东。
南方报系
新华社是兼有为当局引导舆论之责、雇用十多万员工的正部级新闻单位。新华网刊文支持南方报系令许多人出乎意料。南方系媒体素有“开放”和“自由”之称,被西方记者称为“敢言”和“勇于挑战新闻审查”。
美国总统奥巴马2010年访华期间没有接受中国的权威官方媒体采访,只接受了南方系报纸的专访。境外媒体报道说,白宫首先提出由南方报纸独家专访奥巴马。当时中国有评论说,南方专访奥巴马令中宣部愤怒,令国内同行嫉妒。还有人说,在美国看来,中国南方报系的地位高于《人民日报》、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
显然奥巴马没有客随主便令中国当局不快,《南方周末》的独家专访也经过宣传部门的严格审查。不过《南方周末》似乎意味深长地在刊登奥巴马专访时在头版罕见地留了半版空白,中间写了一行小字:“不是每一期都有独家专访,但是每一周都可以在这里读懂中国”。西方驻华记者认为,这是南方报纸在曲笔表达对中国的新闻审查的不满。
舆论右倾?
中国网络舆论似乎同主流媒体形成鲜明对比,相当多网民表达了对孔庆东的支持。有人说,孔庆东引发的争论终究不过是关于个人涵养和风度的问题,毕竟不是针对弱势群体或某个文化群体使用歧视和侮辱性的语言,比起比艾未未的“X你妈祖国”要无害多了。
不少网民说,多年来自由派学者和专家公开宣扬侮辱劳动阶层的言论,鼓吹不劳而获的价值观,挑战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时候,中国媒体为什么没有像现在这样义愤填膺?
孔庆东的同情者批评中国媒体的“义愤”和“道德感”已经有了偏向性。他们举例说,有知名学者在中国太空发射时公开祈祷天宫一号发射失败;有人为穷人上不起大学,为“黑煤窑”,为贫富悬殊加剧的经济合理性作辩护;有人公开侮辱共和国烈士,中国媒体似乎并没有表现出类似的义愤。
政治左转?
媒体讨伐孔庆东“暴粗口”进一步推动了南方报系的粉丝和反对者之间的辩论。孔庆东事后说,他的“三骂”不过是个火力侦察,有意让“汉奸媒体”对他“ 进行‘反革命围剿’”,让他们自我暴露。据说一夜之间全国有八十多家媒体发文对他进行了谴责。
孔庆东不仅公开点名批评新华社,还把矛头指向有改革派少壮派领袖之称的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孔庆东说,“新华社已经不归党中央管了,新华社现在归《南方周末》管,新华社现在归广东省委管,新华社归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管”,讽刺改革派势力坐大。
孔庆东“暴粗”与媒体“围攻”涉及中国日益尖锐对立所谓“左”和“右”的社会舆论。有人主张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另一些人主张普世论和西化;有人注重“一部分人先富”,有人主张“共同富裕”。还有人分析,孔庆东这次敢于点名被看好18大可能晋身中央领导核心的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说明这场争论背后有很深的政治暗流,反映了18大前政治斗争白热化。
今年在中共建党90周年前夕,汪洋提出“做大蛋糕”的发展方针,同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分好蛋糕”的提法针锋相对。而薄熙来在重庆“唱红打黑”的所谓重庆模式一直倍受孔庆东推崇。薄熙来能否在18大晋身中国中央政治局常委一直是观察家的猜测热点。对许多人来说,汪、薄两人谁能在18大进入权力核心似乎成了中国未来政治走向的风向标。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