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4 January 2010

an old posting on chinese martial art

武术下技也

送交者: 转贴 于 June 11, 2004 08:52:16:


中土两件事情比较令人费解:一是养生长寿,二是武术。养生之术,气功也好,土老道也好,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戒这戒那,清心寡欲,换得高龄苟延残喘几年,实 际上等于把一生中最好光阴至于半死不活的状态,换得一些夕阳光阴。武术是多少年受自残,皮肉之苦,把指头练成钳子,拳头连成铁锤,jb缩肚里,换得有朝一 日能朝对手发出致命一击。这种愚公移山,铁杵成针的思路,实际上是舍近求远,自欺欺人。

武术受推崇,甚至被神鬼化(特别是金大虾,这是后话),不过是因为其本土性。中国式摔跤动作简洁实用,从科学训练到可检验效果,都高出武术。记得 哪年有北京武术队的某个什么拳的冠军(是女队还是男队忘了)晚上走在外面被人强暴了。除非那个强徒是内蒙摔跤队的,否则这就再次说明武术是花拳绣腿。所谓 中国式摔跤名称诞生在新中国后,其实就是新朝重新开展了旧朝(满清)的演布库。布库,蒙古语,“力士”。

清王朝结束后,八旗善扑营解散,布库(汉语为撩脚)流落民间,天桥,京津地区的民间摔跤才有了大发展。“勾子”,“坎子”,“跋脚”和“别子”这类摔跤术 语,都来自布库。现在摔跤的褡裢,就源自布库跤衣,也就是蒙古式摔跤的皮褡裢。中国摔跤没有阔裤腿和布靴,也是49年后的事情。

布库有“大绊三十六,小绊如牛毛”之说。摔跤没有武术的神秘性和迷信色彩,训练方法亦科学得多,因为摔跤所有技能,同西洋拳击一样,在训练中合理分解成 manageable parts,容易掌握,能够检验。柔道有类似摔跤的各种技法,相朴有所谓四十八手。日本现在最牛的横纲级力士就是位蒙古布库,绰号“朝青龙”。 蒙古跤虽然经过多种演变,但传统却绵延不绝。

日本相扑由唐宋传到日本,日本一直保持下来。相朴运动从汉朝和匈奴时期就有,但是并没有保持下来。蒙古旧时摔跤和现在国际摔跤类似,倒地后继续跤力直到完全制服对手,后来演变成倒地即输。满清的演布库来自蒙古,契丹。汉地武术发达,也是在明朝的时候,可见金庸胡扯。

金大虾有一点是对的,即中国武术就是江湖上的玩意。什么东西一流落江湖,不衰败,起码也不会专业化。想象一下国家体委的乒乓球,中南海的厨艺流落 民间是个神马下场。国家体委培养乒乓球国手,需要高水平的陪练,科研,硬设施,长期积累的经验和传统…这个程度的物质条件在江湖上,也就是社会闲杂人员, 是承担不起的。当然物质不能决定一切,中国足球队(男队)永久性疲软,就证明了物质代替不了精神。

金庸宣扬江湖出高人,基本上是金庸的小说————鬼话连篇。中国武术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说白了,就是业余而已,缺乏专业标准嘛。更有害 的是,金大虾实际上宣扬精神代替物质,和历史不沾边,也反科学。西方百年来的船坚炮利,中国落后挨打,让人们了解了西洋科技,专业的长处,但还是留下了一 些死角,中国功夫崇拜就算一个(还有中医,相术等残余)。金庸神化(鬼化)中国功夫,对江湖武术顶礼膜拜,对本民族的上技,即满族承自蒙古契丹的摔跤,完 全漠视和无知,算是满人汉化的典范。金大虾做专职历史学教授(听说还要写中国通史),说明中国学问已经成了江湖下技。


武术崇拜者喜欢提霍元甲。霍击败俄国力士,说明不了太多,现在国内的某个武术选手打败俄罗斯一个几流拳手也不是不可能。就是夯港的半文盲爱整那些 个闹剧,霍元甲,陈真…。 李小龙了不起,在海外弘扬了一把武术,一改唐人街厨师逆来顺受的形象,成功地塑造了敢动拳脚的大厨形象,不过呢,在西方法制社会,那叫 vigilantism,民团自卫5的,黑人就是那样。

No comments: